“一帶一路”帶來污染?中方:全部項目綠色低碳

針對“一帶一路”項目可能給當地造成碳排放污染的質疑,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今日(11月26日)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。
        安徽譯博翻譯的小編為大家帶來一篇關于“一帶一路”項目實施綠色低碳的文章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!安徽譯博翻譯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工程類型稿件翻譯,爭做安徽第一工程類型稿件翻譯服務商!
        針對“一帶一路”項目可能給當地造成碳排放污染的質疑,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今日(11月26日)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會上進行了回應。他表示,中國態度明確,“一帶一路”所有建設項目應該是綠色的、低碳的,實施的各種項目將采用最先進的技術,盡可能地節約資源、節約能源,實現最好的節能減排效果。
  會上有記者提問,中國的機構正在大力投資很多“一帶一路”相關項目,很多還是涉及大量煤炭燃燒的項目,這在環境保護主義者團體當中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,他們特別對“一帶一路”項目有很大的關切,中方是否會采取任何措施,去對沖這些項目可能造成的碳排放污染問題?
  解振華坦言,“一帶一路”更多的是開展基礎設施建設,基礎設施建設確實有鎖定效應,即采用什么技術、什么材料、什么標準,可能長期鎖定了一個排放情景,鎖定效應較強。
中央已經非常明確了,‘一帶一路’所有建設項目應該是綠色的、低碳的。”解振華表示,“一帶一路”實施的各種項目將采用最先進的技術,盡可能地節約資源、節約能源,實現最好的節能減排效果。
  他補充說,不只工業項目,其他項目也應該采用中國國內現行的節能減排、應對氣候變化的標準,另外也可以參照世界上最先進的標準,做到既幫助這些地方的建設,又在這些地方實現減排。 此外,中國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,做保護環境的公益性項目。
  “中國國內努力走了這樣一條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,我們也會把中國的這些做法拿到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國家去認真地實行,不走或者少走過去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當中那種先污染后治理、先破壞后恢復的道路。我們吃了這個虧,我們不希望在‘一帶一路’沿線國家也出現這種情況。所以,中國會努力地把‘一帶一路’變成綠色的、低碳的。”解振華說。
        本期的內容各位讀者覺得如何?想了解更多信息,請關注合肥本土優質的翻譯公司安徽譯博翻譯